●记者 刘书田 学生记者 安妮
今年夏天,从计算机系博士毕业的李宇轩坐上了熟悉的前往无锡的高铁。从2013年至2023年,他的十年清华时光如电影胶卷般一一在脑海翻过,其中,如电影高潮一般留下浓墨重彩的,也许是为大学生超算竞赛全力奋斗的“破壁少年”时光,也许是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昼夜相伴的日子,但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一路上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是鼓励他自强不息、教诲他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此刻,少年背上行囊,坚定信念,胸怀科技报国的志向,勇毅地奔赴AI芯片理想。
恰同学少年 用符码书写青春
初见李宇轩时,他衣着朴素,背着斜挎的帆布包。说起话来温文尔雅,慢条斯理,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而正是这样一个松弛又钝感的男孩,身上却有股追求极致的冲劲,遇上一个目标会一门心思钻进去。超算,正是他初入计算机领域时所找到的、甘愿一往无前的热爱。
2016年,出于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兴趣,还在计算机系读本科的李宇轩加入了清华学生超算团队。在他主力的一年里,团队先后参加了在德国法兰克福、江苏无锡等地举行的多项包含SC、ISC、ASC的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重大赛事,获得了两次世界冠军的荣誉。
李宇轩参加超算比赛
天气预报、新药发现、先进制造……超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赛事也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超算比赛中,队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机器上优化载体,典型的优化方向有生物医药、地震模拟、气候气象等。
那时,国内对于超算比赛的经验积累还处于初期阶段,大家新手上路,没有太多经验可参考,只有卯足了劲儿向前冲,在迷雾中探索答案。
“赛事期间我们平均一周睡20个小时左右,大家轮换着跑代码,有时候脚一蹬就会踢到正在地上补觉的队友。”李宇轩笑着回忆那段“酣畅淋漓”的岁月。
李宇轩所在的超算团队
在李宇轩看来,他们虽然年轻也缺乏经验,但身上却无一例外有着不计成本地钻研一个问题的“极客”精神。也正是这样的无所畏惧、倾情投入,让他们最终成为了“破壁少年”。
在超算团队的两年时间里,李宇轩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是此后一直伴随他的清华“破壁少年”超算团队的高标准。“给我一个任务,我就会以超算队的标准去完成,心无旁骛地投入几个月的时间,只去研究这一件事。”
责任越大 能力就要越大
蠡湖之畔的大楼里,曾荣获全球超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精准运行着近7000多项作业任务,为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这里是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也是李宇轩5年多来日夜兼程攻克科研难题、探索超算天地的地方。如当初加入超算队一样,他凭着兴趣与一腔热血选择师从计算机系杨广文老师和甘霖老师,深耕高性能计算研究。
直博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他踏上了北京到无锡的列车,来到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在李宇轩看来,能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相伴,与众多优秀的超算科研工作者同行,是一种“双向奔赴”的选择。
超算中心的老师们仍对李宇轩的到来印象深刻。初到超算中心的他,立马投入了当时最紧急、最困难的课题——社区地球系统模型的移植优化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自告奋勇承担了其中最困难的短波模块的优化工作。
李宇轩在超算中心
回想起准备课题的时光,总是伴随着高难度的挑战和高强度的投入。有时,程序出现一个小问题可能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跑掉几乎设备的三分之一才能定位到问题所在。在临近提交节点的冲刺阶段,甚至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确保课题在超算上的运作。
每每这些时刻,李宇轩和团队内的每一个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不能因为我在思考上偷了一点懒或多睡了一个小时,而去耽误了我们整体进展,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
这样的责任感始终在他的心里打响警钟。“责任越大,能力就必须越大”,面对肩上的任务,他们不断突破自我的极限。
在超算中心,李宇轩从一个初出茅庐、不断试错的新人,成长为了一个能掌控大局的将才与团队的核心技术骨干。“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也帮助我建立了自信心、积累了经验,未来不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都有信心能够解决它。”李宇轩说。
下一站!逐梦AI芯片理想
初到清华时,李宇轩对未来有些迷茫。如何在大学的历练后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这一问题萦绕在他的心头。一路走来,他在老师们的指导与亲身实践中摸索答案。
科学哲学课的老师告诉他,既然能够在科技的前沿贡献力量,就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在超算队的经历,让他得以看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同一领域最顶尖的学生正在做的事情。清华带给他的历练与视野让他愈加明晰内心的追求与担当。
“清华人”三个字,代表的是对自己的高要求,更是将自我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在超算中心,李宇轩有次接触到了AI芯片研发。在面对AI芯片的机遇时,李宇轩毅然决定,将超算知识能力与新兴行业相结合,投身自主创业。“我一直相信,中国没有天生的劣势,只有客观上投入的差距,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投入,就一定能摆脱’卡脖子’。”
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从超算转行到AI芯片,意味着挑战比以往更具广度、深度和难度,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涉及编程语言、编译器、处理器微架构等方方面面。但困难并未动摇李宇轩笃定的内心,“以往的经历给我提供了更高的认知水平和快速的学习能力”。
李宇轩在创业团队
生逢盛世,吾辈自强。当被问到未来远大理想时,李宇轩脱口而出:“想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工作中的李宇轩
人生下一站,“破壁少年”李宇轩将继续奋楫扬帆,以清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和专注严谨的“极客”精神,投身AI芯片技术的研发中,努力实现科技报国的梦想。
(亚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网8月11日电)
编辑:刘书田 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