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江盛盈
十年求学路,清华园陪伴了一个少年的蜕变。“成为水利系的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沉淀一块基石在科研领域投石问路,锚定一个远方便奔赴”,毕业季如期而至,在即将奔赴人生的下一站之际,面临“毕业去哪儿”的问题,亚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水利水电工程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潘长城,用自己的故事坚定地给出了答案。
成为一朵浪花
2013年夏末秋初,带着行囊与期待,潘长城开启了在清华园的十年求学路。
报到那天,乍入校园的他拖着箱子在日头下导航,有些迷路;直到望见了三位举牌等候多时的辅导员,方才定下心来。“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辅导员给我的印象就是可靠、高大的,而我想要成为这样的人。”
本科阶段的辅导员春风化雨的陶染,让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化作水利系的长河浪花流淌到了潘长城的身上。2017年的夏天,潘长城捧过接力棒担任2017级水利系本科新生带班辅导员,成为了在迎新点守候的人,等来了他的同学们。
从新生军训起,潘长城就形成了定期与大家谈心谈话的工作模式,聊天的话题往往遍及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未来发展等大学生活中的大小事。因此,每当有同学在微信上发来消息“潘导,您最近有时间聊聊天吗”,他都对这份来自大家的信任倍感珍惜。
担任水利系2017级带班辅导员期间与水工73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团建(前排左4)
从担任新生带班辅导员到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再到水利系研团总支书记、研工组副组长,五年的辅导员经历让潘长城与朋辈同成长,在集体中践行着初心。他与2017级水利系同学们同行,见证过“新水”联队捧杯“一二·九”合唱比赛综合一等奖。在国庆70周年专项活动中,他作为群众游行方阵303中队长,与同学们在烈日雨水下并肩训练、在长安街街头促膝长谈。在负责水利系研究生共青团工作期间,他与水利系团员骨干们通力配合,构建基层团组织赋能法则,激发团支部活力......把握重大历史契机、服务同学成长成才,在思政育人的过程中,潘长城也磨砺了自己的品性与价值观念。在辅导员卸任之际,他也收获了“林枫”辅导员奖;潘长城知道,这是学校、院系和同学们给予他的莫大认可。
国庆70周年重大活动中,担任303中队长与水利系同学们在长安街(前排右2)
沉淀一块基石
1块水泥基材料,从拌合、浇筑到硬化、成形要28天;1个研究方向,验证其可行性用去了1年有余的时间;3台自主研发的试验设备,1个星期只能产出3个数据点;1篇顶级期刊投稿,审稿历时9个月......这一串数字及背后,便组成了潘长城的博士生科研生活。
许是本科阶段就埋下了敢想敢为的种子,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潘长城毅然选择了一个鲜有人至的科研领域——针对高地应力、大埋深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引水隧洞开挖后的快速支护,探究早龄期水泥基材料面临的特殊水化环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学术界关于该方向的讨论较为零星,可参考的资料也比较有限。“如何在实验室环境中还原早龄期水泥基材料所处的真实服役场景?”“如何选取检测手段以尽可能全面地获得材料信息?”“如何基于试验结果建立相关理论,指导工程实践?”没有唾手可得的答案,前人没留下什么基石,潘长城就决定自己去沉淀一块,来投石问路。
2023年毕业季,于水木清华前留念
“这个方向不那么容易出成果,周期也比较长。”潘长城坦言道,“当初汇报博士研究计划的时候,课题组里的老师们也提醒过我其中的难度与风险。”在最为迷茫的起步阶段,导师金峰教授细致的指导、充足的经费、包容的态度支撑了这个学术理想的逐步落地。
期间,潘长城曾走过了长达一年多的瓶颈期:“从0到1”,设计物理试验装置、构思物理试验方案,动辄在实验室守至深夜降临、日复一日的打磨与调整渐渐成为了潘长城在学术之路上前行的日常。
“看不到成果的那段时间里,有幸得到水利系振动组诸位老师和同门的帮助与鼓励,让我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下来了。”潘长城回忆道:“这个方向虽然不是组里的主流方向,但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我担心如果我当时不去做,未来就不会再有机会去探寻其背后的奥秘了。”
自主研发的早龄期水泥基材料侧限压缩装置
学海遇风雨,又过万重山。在这段漫漫路途中,潘长城结合国家大型工程实际需求,深入探索工程关键问题,锚定研究方向久久为功,最终成功揭示了早龄期水泥基材料在外部压缩影响下的性能演变规律,顺利在本领域顶级期刊《水泥与混凝土研究》(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发表文章,并获发明专利5项。
奔赴一个远方
“其实,我刚读博的时候就下决心要到工程一线去工作了。”
在《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印发之际,潘长城毕业后决定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工作,希望未来可以前往中西部地区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一线,为国家水网的规划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我的导师金峰教授就说过,他最乐于向扎根工程一线的劳动人民学习。”同样地,在潘长城看来,一线工程师了解最真实、全面的现场情况,因为他们的知识来自大地,来自扎实的实践。
潘长城第一次接触工程一线,源自一次项目出差。当时,研究团队提出了一套包含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工艺的隧洞建设技术体系,急需前往现场验证技术可行性、完善技术细节。为此,他与同门一路辗转,来到了青藏高原某隧洞的施工现场,车辆停稳时,目光可及的山岭上已是皑皑白雪,深厚的岩石正在被隧洞掘进机一点一点地开凿。他们搭着摇摇晃晃的小火车行至隧洞深处,才见到了在一线作业的工人们。
博士期间,带领3人学生团队前往国内隧洞工程开展试验(右1)
“‘豆砾石’,豆子般大小的碎石,有时候比大石块还危险。”这是潘长城对工程现场的初印象:“按现有技术使用高压吹填的方式来回填豆砾石作为隧洞围岩的初期支护,一旦输送豆砾石的软管爆裂,在高压气流作用下的豆砾石就会如同子弹般射出,就有可能伤害到施工人群。”随着了解的进一步深入,他发现现有的施工技术与方案除安全性之外,还面临着来自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当潘长城亲身感受到实际工程的需要后,愈发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该隧洞工程现场开展技术验证试验期间,潘长城一行人天未擦亮便开工,日照西山方收工,与工人同吃同住六十余天,最终成功论证了技术的合理性,并进行了技术的初步应用。那次出差回来后,他就对导师提出了希望去到一线工作的想法,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紧密围绕工程需求的博士研究方向。
清华优良的体育传统也为潘长城前往行业一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一学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110米跨栏项目:第一次参加,就一举取得了学院第一名的成绩。兴趣与天赋的加持,让潘长城持续参与到了亚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马约翰”杯运动会的110米跨栏项目中,并常年保持着全校前三的成绩。单调、纯粹的体育锻炼,不仅强健了潘长城的体魄,也磨砺了他的耐性与韧性。“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让他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承压能力。
代表水利系参加清华“马约翰”杯运动会110米栏项目的宣传海报
从18岁到28岁,清华园陪伴了一个少年的蜕变。潘长城以自己所研究的材料与个人经历作比:“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有很多个节点,它也要经历从脆弱到坚硬的过程,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但水泥基一经状态稳定,便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不挑环境、不挑地形......在山川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坚守,筑基打底、遮风避雨。
在清华园历练、定形,走出校门,潘长城愿奔赴一个远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把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以青春与才华奉献人民、贡献社会。
加油,潘长城!去攀登,水网事业的“长城”!
编辑:江盛盈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