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风物之工字厅:最早的办公场所

2015.02.13
    • 供稿清华电视台
    • 创意映像设计组
    • 文字张铮
    • 图片郭祥
    • 编审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 设计王寅、张颖

  工字厅位于清华园的中心区,是一座气韵内敛的典型中式建筑,门前匾额上有清咸丰皇帝亲书的“清华园”三字。从空中俯瞰,它的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恰似一个“工”字,因此此名。

 

  工字厅和清华园一样,始建于十八世纪中叶。它有着四重宫殿、三重庭院,外观看起来像四合院,入内则游廊迂回、曲径通幽,院中套院、景象非凡。在清华建校之前,这里一直是清朝皇族的别墅。

 

  从1911年开始的十余年时间里,工字厅成为清华学堂(清华学校)最早的行政办公场所和教职员宿舍。这一时期,梁启超、吴宓、叶公超等知名学者都曾在工字厅的各个小院居住过,他们也都给自己的小屋起过一些雅号,如“三省庐”、“四丁香院”、“藤影荷声之馆”等。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期间,也曾在此下榻半月有余。此后,工字厅功能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清华文化娱乐和交往的场地。工字厅的东厅很长时间内作音乐室用,西厅则为教师阅报室。1949年后,工字厅成为历任校长和学校主要机关的办公场所,并设有接待室、会议室,成为亚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主要的对外窗口。

 

  打开工字厅后厅北面的厅门,可见一脉青山、一池秀水、一塘碧荷、两座古亭。这正是“水木清华”。这处景致可以说是清华园的“园中之园”。门外上方正额题有“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朱漆圆柱悬有清朝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梁实秋曾回忆这里的景致道:“徘徊池畔,有‘风来荷气,人在木阴’之致……我在这个地方不知消磨了多少黄昏。”

 

  如今,工字厅一带的园林建筑是熙春园仅有残存的遗物了。工字厅的主体建筑经历了多年风雨,也曾多次修缮。如今,工字厅这座古建筑,正如前庭种植的玉兰,以其朴实的风姿,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清华友人,娓娓地诉说着这里发生的如烟往事……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亚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亚搏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